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保胆取石 > 保胆常识

胆囊的组织结构与解剖(4)

时间:2016-09-01 21:45:34  来源:  作者:密雷

         胆囊的生理和胆汁的代谢


胆囊的生理
       胆囊在人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,具有储存、浓缩、排泄(收缩) 胆汁等功能,还有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和重要的分泌、免疫调节等作用。
      1、储存胆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当人体禁食或饥饿状态时,胆汁储存于胆囊内。进食后,特别是进食油脂后,胆汁迅速由胆囊排出,用于消化食物。同时,胆囊又可以缓解胆道压力。肝脏每日分泌800~1000mL胆汁,大部分胆汁经胆囊浓缩后,储存在胆囊内。
      2、浓缩胆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肝胆汁中含有大部分水和电解质,由胆囊黏膜吸收后,返回血液中,留下的有效成分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汁。
      3、排泄胆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胆汁排出受体液和神经系统的双重调节。进食3~5min后,胆囊收缩素含量增加,其具有收缩胆囊、舒张胆总管下端和收缩Oddi括约肌的作用。 胆囊内可达到294kPa的内压,促使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,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。
      4、分泌功能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胆囊黏膜每小时可分泌大约20mL黏液性物质,主要为黏蛋白,其具有保护和润滑胆囊黏膜、免受胆汁溶解的作用,并可使胆汁顺利通过胆囊管。当胆囊管梗阻时,胆汁中胆红素将被吸收,胆囊黏膜分泌黏液增加,胆囊内积存的液体呈无色透明,俗称“白胆汁”,又称为胆囊积水。
      5、调节胆管内压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胆囊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调节胆管内压力平衡。肝脏每天分泌800~1000mL胆汁,并不断地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,使胆道能够维持一定的压力,其中胆囊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当肝内外胆管压力增高时,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更多的胆汁,以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。当胆囊被切除后,调节压力平衡的作用消失,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却不会减少,由于没有压力刺激Oddi括约肌开放而产生排泄不畅,容易导致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病变。 胆汁流向会变成涡流,呈漩涡状,极易形成胆总管结石,是形成胆总管结石的重要学说之一。— —涡流学说。
      6、免疫功能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胆囊每天分泌大约20mL的白色液体,其内含有大量的胆囊黏膜固有层分泌的免疫球蛋白(IgA),具有保护肠道黏膜不受(次级胆酸等)侵犯的作用。胆囊黏膜还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,其成为肠道IgA的主要供给来源,这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。
胆汁的生成与代谢
    1、胆汁的生成
          75%的胆汁由肝细胞合成,25%则由胆管细胞合成。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,但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。胆汁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。胆汁中的胆盐、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,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,以利于脂肪的消化。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,形成水溶性复合物,并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。
    2、胆汁的代谢
          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,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。初级胆汁酸由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内,受到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,肠内约 95%的胆汁酸被肠壁重吸收(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),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流回肝脏,经肝细胞处理后,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起再经胆道排入肠道,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。体内胆汁酸的含量仅为3~5g,餐后肠内胆汁酸的浓度很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,但由于每次餐后均可进行2~4次的肝肠循环,从而维持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。
    3、胆汁代谢的神经调节
           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途径来调控胆汁的分泌和排泄。
         ()神经的调节:肝脏和胆道受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支配,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胆囊的收缩,并促进Oddi括约肌的收缩。而兴奋迷走神经可促进胆汁的分泌,并使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松弛。进食后,迷走神经兴奋,促使胆汁大量流入十二指肠内。
         ()体液的调节:在胃酸、脂肪和蛋白质的共同作用下,小肠黏膜能产生胆囊收缩素和促胰液素两种激素,均可作用于肝脏和胆道。胆囊收缩素会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和Oddi约肌的扩张。促胰液激素则具有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作用。 在这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,胆汁大量排入肠内。
         此外,一些药物也可影响胆道的运动。例如,吗啡可使Oddi括约肌收缩,硫酸镁可使胆囊收缩和Oddi括约肌松弛,而阿托品、硝酸甘油又能使胆囊和 Oddi括约肌同时获得松弛。所以,这些药物常被用来处理胆道疾病。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喜讯!我院肝胆外科密雷教授参与评审的《内镜保胆手术指南(2021版)》重磅发布
喜讯!我院肝胆外科密
人民网-重庆频道专访——胆囊结石:“保胆”还是“切胆”
人民网-重庆频道专访—
重庆北大阳光医院密雷教授受邀参加高峰论坛并作专题报告
重庆北大阳光医院密雷
我国第一本胆囊微创手术著作——我院密雷教授领衔主编《胆囊微创外科学》再获三位院士题词
我国第一本胆囊微创手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