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胆肝结石 > 胆囊结石

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?

时间:2014-08-19 10:34:45  来源:  作者:

    胆囊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在我国的发病率达10%以上,并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,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、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。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,即胆囊胆汁中抗成核因子减少,促成核因子增加,在增加的促成核因子作用下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。常见能形成结石的因素有:
    (1)长期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脏合成胆固醇量增多,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。
    (2)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,也使胆固醇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。
    (3)不能按时进餐,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。
    (4)胆道感染,胆囊壁发炎,其收缩功能减退。
    (5)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也可导致胆囊结石,但这种结石多半是黑色结石。
    (6)由于妊娠引起的胆汁淤滞,神经系统平衡失调,也可引起胆囊结石。
    (7)长期禁食、静脉内营养,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,结石形成。
    (8)胃大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,也可使胆囊排空延迟,利于胆石的形成。
    另外一方面就是遗传因素,通过对患者的家族性胆石症的遗传特点、生活习惯和血糖、血脂等临床指标的分析,比较患者与非患者之间的差异,同时分析家系成员的易患因素,选择胆石症易感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、载脂蛋白B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,再检测其基因多态性在家系成员中的分布情况,探讨其多态性与胆石症发生的关系,费健证实了胆石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疾病的观点,同时发现年龄、肥胖、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发病的危险因素,并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提出了载脂蛋白基因E4等位基因是胆石症的易感基因。 

   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健康信息和治疗信息,可以进入 /,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,或拨打健康热线13808350088咨询QQ:100074139,重庆北大阳光医院专家将尽心尽力为您解答,给您更加详尽的指导。 重庆北大阳光医院祝您身体健康!

 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喜讯!我院肝胆外科密雷教授参与评审的《内镜保胆手术指南(2021版)》重磅发布
喜讯!我院肝胆外科密
人民网-重庆频道专访——胆囊结石:“保胆”还是“切胆”
人民网-重庆频道专访—
重庆北大阳光医院密雷教授受邀参加高峰论坛并作专题报告
重庆北大阳光医院密雷
我国第一本胆囊微创手术著作——我院密雷教授领衔主编《胆囊微创外科学》再获三位院士题词
我国第一本胆囊微创手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