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石病患者饮食不当,可诱发胆绞痛、急性胆囊炎、急性胆管炎、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,出现腹痛腹胀、恶心呕吐、恶寒发热、皮肤巩膜发黄、尿黄、腹部压痛等,严重者可出现休克,甚至危及生命,重庆北大阳光医院密雷教授向大家介绍胆石病患者如何自我调护?1、饥饱要适度有部分人群或是由于早上起不来,或是因为应酬休闲,生活规律往往被打破,不吃早餐或不及时早餐者大有人在,聚餐时往往过度进食,如此饥饱失常,导致胆囊收缩与排空紊乱,很容易出现急性发病。2、控制高脂肪尤其要控制动物脂肪以及高胆固醇、酒精等的摄入,正常情况下,胆汁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密调节下分泌排泄到肠道,促进脂肪及其他食物的消化与吸收,胆囊对胆汁的排泄起重要的调节作用。脂肪,尤其是动物脂肪摄入过多,对胆汁的需求量就大,胆汁过度分泌与排泄,容易引起胆绞痛等。大量饮酒,可造成肝损害,还可能引起胆汁分泌排泄调节紊乱、损伤胰腺,激活胰酶,诱发胰腺炎。3、管理好晚餐、夜宵质与量胆石病急性发作者以夜间居多,这与人体白天和夜晚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不同有关。因此胆石病患者夜间尤其不宜进食过饱、过油,应以偏少、清淡为宜。4、保持大便通畅解剖结构上胆道系统与肠道是相通的,而且功能上相辅相成,病理上互相影响。大便的通畅,有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,有利于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,中医有所谓“大河通,小河畅”理论,就是指肠道通畅,胆道也就通畅之意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出现腹部不适应及时就医,以免耽误疾病治疗。